正在阅读: 上海交大实践团奔赴祖国南海,在祖国最南疆上“大思政课”

扫一扫下载凯时客户端下载新闻APP

凯时客户端下载

凯时客户端下载优质运营商【j9123456.com】是亚洲最大线上游戏平台,凯时客户端下载优质运营商提供集团官网、首页、平台、注册、登录、网站、网址、娱乐、邀请码、投注、凯时客户端下载手机版app上海交大“青春向党 逐梦海疆”实践团奔赴祖国海疆,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实践活动,在祖国的最南端上演了一堂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实习记者 王安祺

近日,凯时客户端下载新闻记者获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交大“青春向党 逐梦海疆”实践团受三沙市邀请奔赴祖国海疆,前往永兴岛、琛航岛、赵述岛等岛礁,开展党史学习、植树净滩、行业报告等系列主题活动,在祖国的最南端上演了一堂实践育人“大思政课”,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一行来到西沙烈士陵园,向18位为收复西沙献出生命的人民海军烈士默哀,并共同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西沙海战》,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了解百年党史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

师生共同走访了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开展社区调研与驻岛居民走访,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生活状况与三沙发展成就,并开展净滩环保活动,侯士兵代表实践团师生前往赵述岛参与植树活动。

净滩环保活动。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林在永兴岛为实践团师生上了一场特别的党课。

海南省省委委书记沈晓明与身处“三沙1号”的实践团师生直播连线。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青年思政教师谢焕向沈晓明报告:“让学生在山海之间亲身感受南海建设的伟大历程,通过社会实践这门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生根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把青春和奉献融入祖国的山河。”

两艘船模。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在三沙市市委委书记张军与上海交大学指委秘书长侯士兵的见证下,何炎平老师将“天鲸号”挖泥船模型赠送给三沙市。实践团师生也收到“三沙1号”船模,这也正是实践团本次三沙之行所乘坐的邮轮。

“天鲸号”是“中国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教授开发设计的、我国首艘自航绞吸挖泥船,为南海岛礁的建设发挥关键作用。这位扎根专业追逐海洋强国梦、深度参与三沙发展建设的交大造船人,终于实现来到三沙的心愿。

何炎平教授在永兴岛讲述了我国绞吸式挖泥船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南海岛礁建设中的应用,为实践团师生带来了一场行业报告。

三沙市市委书记张军与实践团师生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实践团成员、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赵国成深受触动,他表示:“未来要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加契合祖国南疆的发展需要,用行动致敬守礁战士与驻岛勇士。”

2019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分别与海南省和三亚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优势学科,合作共建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同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持续助力南海海洋研究。今年起,研究院将正式招收研究生。

此外,实践团一行还奔赴了南海之滨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在交大校友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访指挥中心、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和发射塔等建筑。目前,上海交大有近30位校友在文昌发射场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在国家最关键的领域、最需要的地方、做最生动的行业教育。目前已形成以国防军工、大国重器、大型装备和乡村振兴等为核心的行业教育实践基地群,包括文昌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祖国南大门”三沙、南极科考站等等。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共有910支实践团、超过12000人次学生,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域、超过200个市县开展实践活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为你推荐

下载凯时客户端下载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