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津这套威风八面的霍家嘴平音法鼓,原来与闽浙妈祖文化有关

扫一扫下载九游会集团是什么新闻APP

九游会集团是什么

九游会集团是什么2021最强娱乐公司,提供安全无忧娱乐平台,中文网址通道最强渠道之一,让您享受娱乐,免去后顾之忧在闽浙妈祖文化的影响下,这里诞生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霍家嘴平音法鼓。

文 | 北京日报客户端 白波

天津北运河畔的北辰区天穆镇是一块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沃土。历史上漕运兴盛的时期,天穆镇的霍家嘴渡口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交汇之地。在闽浙妈祖文化的影响下,这里诞生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霍家嘴平音法鼓。

据霍家嘴平音法鼓第五代传承人何桂敏介绍,平音法鼓的风格“半文半武”,演奏时大鼓鼓箱置于中央,演奏者与仪仗道具分别布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鼓在法鼓乐队中起指挥作用,演奏套子,变换曲牌,以及演奏时间的长短,都听鼓手指挥。表演的前半部分没有表演动作,进入整个鼓曲的高潮“上擂”时,先起钹,后起铙,最后钹、铙齐耍,表演动作融入武术元素,如缠头裹脑、霸王托天、海底捞月、怀中抱月、大鹏展翅等。每逢平音法鼓出会,表演阵容庞大,演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元明清三代,每年有上万只漕船往返于运河之上。漕运的兴盛,让福建、浙江的客商将“不拜妈祖不上船”的信仰习俗带到了运河沿岸,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民间为妈祖庆生而举办的祭祀活动也应运而生。何桂敏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霍家嘴平音法鼓最初便是庙中“娘娘出巡”(娘娘指妈祖)随驾进香礼仪的半副銮驾,始于清朝咸丰年间(1856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现存鼓曲七套,其中《八仙庆寿》是专为“娘娘出巡”所表演的鼓曲,为平音法鼓所独有。

清末民国时期,霍家嘴平音法鼓在历代传承人的发扬下蜚声津门,是天津地区天津皇会、北仓皇会(皇会是为妈祖庆生的民间赛会)的常客。其后,霍家嘴平音法鼓还参加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和1952年国庆节天津市举办的庆典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家嘴平音法鼓一度衰落,但在村民努力下,在2002年得以恢复,再次走向繁荣。“当时天穆镇的文娱活动搞得很好,唯独霍家嘴没有。”何桂敏说,霍家嘴村民平时就喜欢跳舞、扭秧歌、打腰鼓,这种情况下,村里的老人便提议把平音法鼓重新“拾起来”。

一次村党支部会议上,大家正式商定,由担任支部组织委员的何桂敏牵头,重建肇始于清末的霍家嘴平音法鼓老会。

想把失落多年的老传统重新恢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大伙儿收入不高,投资这个事不容易。荒废这么多年没,法鼓的资料很多都散失了。”在村委会支持下,何桂敏想法设法动员,大家齐心协力,置办了新的乐器、服装和道具,修复了还留存在村里的老物件。她又向村里通晓平音法鼓的老人求教,并借鉴天津市其他的法鼓技艺,博采众长,终于让流传近150年之久的霍家嘴平音法鼓再现了昔日威风八面的气势和风采。

法鼓老会重建之后,村民无论参与还是观看,热情都很高。“村委会给法鼓老会安排了200平方米的固定活动场地,每月1日和15日至少演出两次。一到晚上,大伙儿都过来,连看带玩,人可不少。”何桂敏说。

2013年,霍家嘴平音法鼓进入天津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天津这套威风八面的霍家嘴平音法鼓,原来与闽浙妈祖文化有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为你推荐

下载九游会集团是什么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