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台风“烟花”拂过的青岛,城市应急保障表现如何?

扫一扫下载亚美app新闻APP

亚美app

亚美app✅✅为你推荐【jyh12316.com】免费试玩,注册送金币,亚美app网址“专业、高效、诚心、放心、信誉”为宗旨,全力打造彩界最快、最稳的投注平台面对“烟花”可能造成的应急事件,具有重要基础保障使命的应急测绘力量,果断“迎考”。

文 | 凤凰网青岛微信公号 程若兰

时过立秋,但炎热的夏天还未结束,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给人们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还留下了应急保障体系之于城市的思考。

再看青岛,虽然本次“烟花”未对这座城市带来较大影响,但我们也看到以青岛市勘测院为代表的政府与机构,以积极高效的应急处置水平为市民提供了安心的生产生活保障。在多年“平战结合”中,一支可靠的应急测绘力量在青岛重大活动、疫情防治等方面贡献了重大力量,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推动着应急保障能力的迭代创新。

“烟花”拂过的背后

7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晚20时55分,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一则台风快讯: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已于当日晚上在渤海海面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于7月30日晚上8点钟对其停止编号。“烟花”,这个性质与名字反差不小的台风,以这则快讯迎来了它的终点。

自生成以来,台风“烟花”的平均移速只有每小时5-10公里,相当于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与真实的烟花转瞬即逝的特点毫不相符。

而“烟花”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与烟花在节庆时助兴的作用截然相反。缓慢移动的台风“烟花”积攒了大量的水汽,体态庞大,风雨影响范围广阔。期间,我国台湾、浙江、上海、山东等14个省(市)均受到影响,19个国家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7月历史极值。

“烟花”肆虐前后,给人们留下最深痛记忆的莫过于郑州“7·20”特大暴雨。7月17日以来,河南郑州等地出现特大暴雨,截至8月2日12时,造成了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302人遇难、50人失踪的惨痛结果。而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烟花”外围和副热带高压的偏东气流引导,正是大量水汽输送至我国内陆地区、在河南集结成强降雨的原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河南在洪涝灾害中遭受的重大损失,令青岛在面对“烟花”来犯时充满警惕。7月27日上午的山东省防台风视频调度会议结束后,青岛市防台风视频调度会议随即召开。在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指出,要高度重视防汛防台风工作特别是台风“烟花”防御工作,并做出了对水库大坝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等重要部署。这无疑是青岛的应急、管理力量在这个夏天的一场大考。

不仅是“烟花”,台风“利奇马”、新冠肺炎疫情、小珠山山林火情……过往青岛遭遇的一次次应急事件,都是对青岛应急能力的考验。面对“烟花”可能造成的应急事件,具有重要基础保障使命的应急测绘力量,果断“迎考”。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7月27日15时,山东省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尽管这时“烟花”的中心位置还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境内,但山东多地已经感受到了它的影响,青岛也早早开始进行应急准备,青岛市勘测院就是其中积极行动的一分子。

当天17时,防汛测绘应急保障实战与演练开展,测绘应急总指挥张志华院长下达指令,青岛市勘测院全院启动应急响应,积极快速进入“战斗状态”。

伴随着应急响应的启动,青岛市勘测院21楼的应急调度中心立即进入了24小时待命状态,在应急指挥大屏上调取了针对防汛紧急开发的实景三维防汛应用专题系统、青岛市应急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地下管线管理平台、“烟花”台风实时路径以及实时高清视频等信息,为应急指挥“发令塔”提供丰富详实的数据信息支撑。

而在应急调度中心外,应急办公室、测绘外业保障组、地质外业保障组、内业保障组、应急制图组5支测绘应急队伍、共99名应急队员迅速集结,投入16辆应急和生产车辆、若干管道CCTV检测机器人、管线探测雷达等应急测量装备,在管线测量、无人机作业等方面做好技术保障,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在应对“烟花”期间,青岛市勘测院实现了应急专业队伍各司其职、分兵把守,在调度中心和外业人员的实时互动中,扎实有效地推进应急作业的开展,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无人机航飞和精密三维测量、动态评估隐患风险,另外青岛地铁五号线等勘察作业现场、地铁线路各变形监测现场都留下了足迹与汗水。

7月29日,随着“烟花”北上、对青岛的风雨影响减弱,青岛市勘测院解除战备状态,并随即召集应急演练评估总结会,对本次应急响应与实战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积累经验,继续完善应急预案。

在应对台风“烟花”期间,青岛市勘测院用高效稳健的应急处置为城市筑牢坚实的屏障。而这一切,正来自于其多年来如本次应对“烟花”一般,借实战、演练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不断优化的建设工作。

“平战结合”,打磨精兵强将

应急测绘被称为“灾区上空的眼睛”,反应快、实战能力出色的应急测绘队伍,是一座城市应对应急事件的重要力量。在2013年的黄岛“11·22”输油管爆炸应急工作以及2016年的黄海“2·27”沉船事故搜救工作中,应急测绘都曾为应急事件的处置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为了能第一时间启动测绘应急保障预案,为政府了解动态、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测绘保障服务,2016年3月,青岛市勘测院向青岛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提升青岛市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推动应急测绘正式纳入市应急体系。同年,青岛市勘测院获批在内部增设“青岛市测绘应急保障中心”,作为全市应急测绘的专业机构纳入全市应急体系。

此后,青岛市勘测院便开始了市测绘应急保障中心的建设,根据青岛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特点,对《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及设备、人员等管理规定进行编写,并建成了包含多种型号无人机、Lidar采集设备、GNSS设备等仪器的测绘应急装备库,形成了应急地理信息数据快速采集处理体系,建设起一支具备最新信息化测绘装备,训练有素、响应及时的专业测绘应急保障队伍。

在青岛近年的多次重大活动、应急事件、应急演练中,人们都能看到青岛市勘测院应急测绘力量的身影。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等重大活动现场,应急测绘队伍承担起活动安保用图制作、无人机管控等工作,用全面、高科技的信息化服务为青岛重大活动的举办保驾护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测绘应急保障中心依托测绘应急地理信息大数据,开发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张图”系统、移动端新冠肺炎疫情地图,为青岛市疫情防控以及公众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以战养兵,借事修人”,在丰富的实战中,青岛市勘测院的测绘应急响应保障预案也在不断更新优化。秉承“平战结合、长效保障”思路,测绘应急队伍将实战与平时演练中的每一份准备和努力都转化为快速应对下一次应急事件的经验,成为优化应急预案的材料。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本次应对台风“烟花”时青岛市勘测院的高效应急响应,展现了精兵强将和优质应急预案在台风、洪水灾害等应急事件中的强大力量。对于风云多变的全球气候来说,这一力量是必需的,也是必须不断发展的。

永不停歇的应急保障建设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8月4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1961年以来的第三高值。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1961年-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

将视野扩大至全球,日前,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北京时间8月9日下午4时发布了一份汇集过去8年来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新研究的重量级报告。由于近几个月世界各地经历了大规模水灾、持续极端高温天气、极端暴雨引发的洪水等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天气灾害,该报告首次加入了针对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联系的新篇章。

同一月内发布的两大报告仿佛都在提醒人们,极端天气离我们并不远。这也为城市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应急保障建设,应是项永不停歇的工作。在一场危机中最关键的往往不是危机本身,而是能否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尽早发现危机,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保障,高效地备战并将潜在损失最小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资产在应急保障决策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青岛市勘测院将推动实景三维等时空大数据的常态化、动态化更新,进一步整合基础地理信息与应急专题数据,提高应急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决策能力。保持着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引进最新科学“利器”的心态,青岛未来应急测绘能力及应急响应水平的提升,值得期待。

 

来源:凤凰网青岛微信公号

原标题:台风“烟花”拂过的青岛,城市应急保障表现如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为你推荐

下载亚美app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