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点企业超千家、从业人员超18万人,上海如何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扫一扫下载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APP

九游个人中心官网

九游个人中心官网【jyh12316.com】是亚洲网游公司-九游个人中心官网集团最新研发的游戏app,下载和游戏速度飞快,体验一流,用户以每年数以百万计数量增长截至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49家,从业人员达18.7万人,全年规上产业规模达到2246亿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黄景源

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一场探讨人工智能人才“选用育留”全周期生态的论坛在世博中心举行,这也是今年大会唯一一场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深度结合的专业论坛。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技术孕育突破、场景深度应用、产业加速变革的活跃期,人工智能人才依然面临总量不足、能级不够的现实情况。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2020年)》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达30万,同时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生产特点、流程、工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极其匮乏。

如何打通人工智能人才“政产学研用”通用性难题, 打造上海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在上述论坛中,现任上海交大特聘教授、上海交大ACM班创始人、上海交大APEX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俞勇发表了题为“AI顶尖人才识别和早期培养”的演讲。

俞勇认为,AI人才评价体系由AI基础能力、AI+X能力、X+AI能力三个层级组成,“AI基础能力是从事AI行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AI+X能力代表了以AI专业为主的跨专业和跨行业能力,X+AI能力代表以职业、职位能力为主,有AI领域的知识加持。”

“AI教育未来一定要下沉至中小学,要重思维、轻编程、浅AI。”在俞勇看来,AI人才培养,是让学生学会面对问题时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去分析,用创造性思维去想象解决方案,最终用设计思维产生产品和作品。

未来人工智能产业需要哪类人才,他们需具备哪些素质,发展路径又是怎么样的?

俞勇认为,可以把AI当作一个中介公司,让它能跟更多学科、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结合起来,产生更多想象不到的赋能效果。在教学研究方面,要进行工科、理科、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更多的融合课程。“只有从根上解决,在学校里把课程融合、专业融合,不仅是交叉跨学科,更重要的是融合融成一体的课程专业,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在人工智能高校教学研究方面,上海交大是国内较早布局的高校。

2002年,俞勇在上海交大致远学院发起了ACM班。ACM的名字源于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它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组织,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就由该组织设立颁发。

近20年来,ACM班学生都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各个赛道的“黄金一代”:伯禹教育首席执行官张惠楚,致力于将编程和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带给全社会;佐治亚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杨迪一的研究,可以使得现有机器学习模型像人一样理解语言、进行推理和积累知识;AI创业公司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致力于降低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门槛……

俞勇也表示,未来ACM班将为上海编织一个人才网络,改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帮助上海成为AI人才的高地。

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获悉,今年起,上海交大将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打造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国智班,国智班实行学术科研导师、项目研发导师、企业实践导师三导师制,将为学生科研实践提供领先的平台资源,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

2018年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聚集一批国际一流人才,成为世界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告诉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难点,于企业来说是用人成本大;于高校来说,教育本身的规律及学制决定了教育略有滞后。

“也有较为快捷的路径,那就是校企联合培养,如果打通这种方式,人才培养周期会大大缩短。”杨小康表示,不过这需要好的企业去承接这种模式,在技术、管理、指导上都有很高要求。

论坛现场发布了《上海人工智能企业人才管理实践调研报告》,该报告在上海外服集团、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浦东新区人才市场对105家人工智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形成。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论文发表数量首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人才依然短缺。研究发现企业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80%的企业采用企业内训。因此,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将企业的实践与学校学习相结合,多家企业表示正在与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建立学生赴企业的实训体系。

高校与企业合作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趋势。

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获悉,目前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已与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机构试点该模式,希望未来能全面推广。

针对人工智能顶级人才的缺乏,杨小康认为,这种局面的改善需经历一个过程,人工智能行业需要更好的生态引领,这与国家实力、对外交流都息息相关。“只有用得多,才能用得好,这是人工智能的特点,也是人工智能人才的特点。”

论坛现场,罗兰贝格合伙人李冰表示,全面加速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亟需社会各界协力构建一个良性广泛的AI生态,多层次、复合型AI人才的聚集,是未来AI产业人才培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梳理发现,截至目前,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11所沪上高校都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9所高校设置了本科人工智能专业,38所高校开设104个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2019年招生数11490人、在校生数35492人,为人工智能发展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

此外,上海依托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建立人工智能平台基地,依托仪电集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电科所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出大批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除了增设专业、联合培养外,近年来,上海还将人工智能领域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支持领域范围,加快建设多层级人才队伍。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等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专家已落户上海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49家,从业人员达18.7万人,全年规上产业规模达到2246亿元。

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也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上海将实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聚焦算法这一人工智能战略关键领域,在创新平台、算法产品、交易流通、领军人才、开源社区等方面重点突破,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上海还将搭建交流平台,实施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项目,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多层次人才培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为你推荐

下载九游会登录个人中心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